yl6809永利官网_yl6809永利

行业资讯

“卷”食汽车金融市场:贷款促销激战升级

      自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调整汽车贷款有关政策后,商业银行纷纷加码汽车信贷业务,联手各大车企推出购车分期、零首付、低利率等优惠福利,促销举措纷至沓来。
      在此种背景下,以汽车贷款和消费分期为核心的银行汽车金融业务竞争愈加激烈,尤其部分中小金融机构获客、拓客压力凸显,以高佣金为抓手的“价格战”愈演愈烈。
      分析人士认为,在消费金融低迷不振的环境下,汽车金融正在成为金融机构拓展零售消费金融的重要方向,尤其新能源汽车信贷业务更受金融机构青睐。不过,对于中小金融机构而言,随着乘用车金融行业高压内卷态势持续,其获客难、创新能力不足等挑战愈加凸显,未来仍待持续发力,构建差异化核心竞争力。

价格“内卷”加剧
      自今年第二季度以来,商业银行纷纷加码汽车消费信贷促销,针对新购、置换汽车的大额消费,推出利率优惠、分期补贴、零首付等各种产品优惠方案,尤其新能源车成为此轮银行汽车金融业务布局的热点。
      7月初,特斯拉发布了最新“限时零息贷款”方案,可在多家银行适用;邮储银行在其官微公告称,联合比亚迪及其多个旗下品牌车型推出置换增购优惠,补贴高达28000元;小米、小鹏、理想等新能源车企也纷纷联合多家银行推出限时分期优惠政策。
      针对近来商业银行密集加码汽车消费信贷促销的原因,易观千帆汽车金融咨询专家陈毛川认为,从市场需求来看,新能源汽车销量快速增长,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接受度提高。目前新能源汽车零售渗透率较高,并且消费者对灵活、专业的金融服务需求增加。
      罗兰贝格汽车金融行业首席研究员斯元华也指出,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不断上升,新能源汽车金融的市场需求正在不断释放。同时,从银行业务层面来看,零售化转型是过去相当一段时间内银行业务转型的方向,而汽车金融作为相对大宗的零售资产,受到追捧。“尤其在房地产市场发展放缓的当下,汽车金融作为房贷后的第二大零售资产类型,且新购车客群往往具备较好资质,因此新能源汽车金融越来越受银行重视。”
      在萨摩耶云科技集团首席经济学家郑磊看来,近年来银行其他信贷业务空缺较大,而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增长,带来了广阔的业务机会。同时,随着消费升级和年轻人成为购车主力,汽车金融产品的多样性和便捷性成为吸引客户的关键。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也表示,汽车消费信贷资产质量较优,成为银行零售转型的重点方向。汽车金融市场增长前景广阔,尤其是在刺激消费的政策背景下,行业有望迎来政策红利期。
      陈毛川强调,为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促进消费,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包括购车补贴、税收优惠等,同时也促使银行发力新能源汽车信贷业务。
      今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印发《关于调整汽车贷款有关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根据借款人信用状况、还款能力等自主确定自用传统动力汽车、自用新能源汽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
      《通知》还鼓励金融机构结合新车、二手车、汽车以旧换新等细分场景,加强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适当减免汽车以旧换新过程中提前结清贷款产生的违约金,更好地支持合理汽车消费需求。
      陈毛川认为,从政策倾向上来看,大致可以看到政策对促进汽车消费(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简化信贷审批流程、鼓励创新服务、优化风险控制层面都是支持的。
      “据此,金融机构对汽车金融的业务布局大多侧重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数字化转型,借助流程数字化、风控智能化、业务线上化等措施,提高效率、减少不良贷款、精简服务流程;二是绿色金融,重点布局新能源汽车消费金融业务;三是深化合作,与主机厂、经销商、金融科技公司等多个角色深度合作,推出定制化产品、扩大销售渠道;四是区域化策略,专注于本地市场,提供更贴近地方特色的汽车分期产品和服务。”陈毛川表示。
      陈毛川同时指出,商业银行面临来自汽车金融公司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竞争压力,在寻求增量市场占有的初期往往策略上会相对激进一些。

多方面挑战凸显
      随着汽车金融业务竞争不断加剧,中小银行在汽车信贷等领域的汽车金融业务布局面临的挑战也愈加凸显。
      在郑磊看来,当前中小金融机构在汽车金融发展方面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不仅在产品创新上积极尝试,还通过与三方机构合作,拓宽获客渠道。然而,这也带来了风险控制的问题,例如信息不对称、贷后管理不完善等。
      斯元华指出,就风控端而言,中小金融机构在数据的积累、业务场景的理解、风控策略与模型的成熟度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往往需要渠道端进行风控的第一道把关,而自身开展第二道把关,通过联合把控的模式,充分发挥各方优势。
      同时,获客能力不足也是限制中小金融机构汽车金融业务发展的重要因素。在陈毛川看来,中小金融机构品牌知名度较低,获客成本相对较高,线上渠道建设不如大型金融机构完善,线下网点覆盖范围有限,导致过于依赖汽车直营店、4S店等渠道。
      斯元华进一步强调,中小金融机构往往难以大笔投入构建直营团队获客,因此较多通过服务中间商的模式开展业务,而服务中间商往往对接多家金融机构,因此在渠道端为争取较好资质客户或者较多的金融申请,需要支付较高的渠道佣金。近年来,渠道佣金亦呈现出价格战的趋势,但这一势头正在逐步被规范。
      《2024年中国汽车金融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分析提出,2023年至今,我国乘用车金融市场竞争白热化加剧;价格战在汽车金融市场同样存在,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监管部门出台相关政策规范,抑制以佣金为抓手的价格竞争,以保护消费者利益。
      此外,产品创新能力不足也是中小金融机构发力汽车金融业务面临的挑战之一。产业观察专家洪仕宾指出,目前市场上针对新能源汽车的信贷产品相对较少,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在斯元华看来,中小金融机构受限于其资金成本相对大型机构而言较高,而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其产品价格与品牌服务难以在优质客户细分中争得一席之地。同时,中小金融机构对于用户的理解相对有限,因此金融产品的设计更多突出传统要素,如价格、期限、首付等。相较而言,领先的金融机构已经开始设计针对用户实际需求的多元产品,并推向市场。
      基于此,陈毛川认为,中小金融机构可以加强技术应用,优化自身技术能力,在提升汽车分期产品服务体验的同时,优化自身风控能力。同时,与其他金融机构、汽车制造商、科技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共享资源、深化合作。此外,可以采取差异化竞争策略,开发特色产品和服务,针对特定细分市场、特定品牌、特定区域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展望未来,在监管部门各种支持政策的影响下,金融机构在汽车金融业务领域的布局值得关注。郑磊强调,尤其在政策导向、市场机遇和风险管理等方面,政策导向将影响金融机构的业务模式和风险管理策略,市场机遇则要求金融机构抓住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增长机遇,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
      斯元华强调,随着支持政策的相继落地,汽车金融机构对于新能源金融产品的追捧成为趋势,部分金融机构在行业内卷和价格战的压力下,也将寻求差异化竞争的手段,而构建针对用户体验的服务体系以形成竞争壁垒,正在成为部分金融机构的战略选择。
      “更多的金融机构也在具体的细分场景中挖掘市场机遇,如针对网约车市场的产品服务、针对短租企业的相关金融产品支持、针对跨境出口汽车业务的相关金融配套等。”斯元华表示。
      斯元华还指出,作为贷款业务的补充,融资租赁产品尤其是直租产品,正被行业众多参与者研究与推动。直租产品在拥车模式方面的差异化,正吸引一部分B端企业、出行行业客户和尝鲜的C端客户。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公 司:yl6809永利官网

电 话:0451-5861 8877

传 真:0451-5861 8877

地 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秀明

          266号(香福路与秀明街交口处)

                                    (微信公众号)

                                     (抖音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