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下预期“强心针”!机构详解中央经济会议,财政、地产、产业政策这样走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5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
对于会议内容,多位机构研究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会议释放出积极信号,坚定信念,纲举目张,给全社会打下了预期“强心针”。
机构人士普遍认为,“提信心、扩内需”是理解明年经济工作的重要思路。周期性政策与结构性政策有机结合,重质又重量,会议强调“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预计明年经济增长目标可能设定为5%左右,货币政策总基调将维持稳健偏松”。
提振发展信心,给全社会打下预期“强心针”
“本次会议对提振信心极为重视,表示明年经济工作虽千头万绪,但要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光大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高瑞东在接受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采访时表示,预期是企业和居民日常行动的重要牵引,只有预期稳定,才会产生长远规划的企业经营和居民消费行为。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会议释放出积极信号,坚定信念,纲举目张,给全社会打下预期“强心针”。
高瑞东还提到,会议对民营经济释放出清晰的政策信号,重申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认可平台企业在引发展、稳就业的关键作用,并强调“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中金公司在相关研报中也指出,“提信心、扩内需”是理解明年经济工作的重要思路。从短期来看,“扩内需”是“提信心”的基本抓手;从中长期来看,“扩内需”是逆全球化大背景下,发挥大国规模优势的必然选择。展望明年的经济政策,既要关注其连续性和稳定性,也要关注其创新性。
中信建投首席经济学家黄文涛也认为,会议对社会、市场信心的改善和提振也持乐观预期。
“总体看,会议认为明年通过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新班子加强作为执行落实好各项重点工作等,信心将通过实际效果实现向下传导,预期转弱压力将得以化解。”黄文涛说。
对于明年宏观经济整体情况,黄文涛表示,在明年全球经济走弱甚至衰退的普遍预期下,会议对我国明年经济增速回升是充满信心的,预计经济增长目标将定在5%左右。
“虽然短期内疫情对经济的扰动加大,但经济增长将可能逐季复苏,全年经济增长有望达到5%以上,风险资产也将表现出色。”中金公司的研究报告指出。
中信证券则认为,预计明年经济增长目标可能设定为5%左右。在落实好中央一系列政策的基础上,如果社会心理预期和发展信心能够有效提振,那么中国经济有望更快走出疫情、实现超预期修复。
中信证券表示,对于明年经济运行的宏观条件来说,一是疫情、地产对经济的制约程度相对今年会有减轻,二是预计今年3%左右的经济增速客观上会形成一个低基数效应,三是我国通胀水平可控,稳增长政策空间依旧较大。综合分析2023年实现5%左右的经济增速有基础、有条件。
货币政策总基调将维持稳健偏松
会议要求,明年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
对此,高瑞东认为,货币政策方面,考虑外部压力渐趋缓和,内部增长仍需货币政策护航,货币政策总基调将维持稳健偏松。
“预计总量型工具和结构性工具将组合发力,政策利率仍存在下调的可能性,存款准备金率和LPR报价利率大概率继续下行,护航经济恢复。从发力方向上,金融机构将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的支持力度。”高瑞东说。
黄文涛也指出,货币政策取向偏宽松。会议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可见总体施政取向上是偏宽松的货币政策,基准判断2023年至少降准一次、降息一次,再贷款和再贴现等直达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还将继续发力。
申万宏源策略组程 翔、傅静涛、王胜表示,货币财政政策方面,本次会议明确提出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并保障财政可持续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可控。货币政策要求精准有力,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支持力度。
“我们看到当下货币和财政政策应出尽出,12月12日,财政部招标发行总规模为7500亿元的特别国债,央行在12月5日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除了财政货币,安全和发展并重是此次重点。国家此次强调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对于卡脖子技术等,国家明确要求发挥好政府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的组织作用、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和能力。”程 翔等人谈到。
国元证券研究所认为,财政政策中,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在有效支持高质量发展中保障财政可持续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可控,将对区域经济环境稳定,起到直接有效作用。同时叠加精准有力的货币政策,一方面将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另一方面将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支持力度,落实到资本市场就是对企业端的定向扶持。
国元证券还表示,再结合产业体系和科技产业的政策支持,将对相当一批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发挥突出作用、能够体现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的关键核心领域,形成强有力的市场助力。
中信证券宏观组认为,“精准有力”重在“精准”,聚焦在普惠金融、科技金融和绿色金融等重点领域,货币政策可能会“有力”支持,再贷款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或发挥更大作用。据中信判断,明年二季度疫情流行高峰可能过去,经济将逐步修复,流动性也可能向常态回归。当然短期来看,经济数据转弱且理财赎回压力仍在,流动性在今年底明年初可能继续保持稳定。
实现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当前,外需面临较强下行压力,内需就要迎难而上。会议指出,要“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
高瑞东认为,这就意味着要从供需两侧齐发力,实现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他认为,首先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随着疫情防控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此时针对性地提出恢复和扩大消费,不仅是短期内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提振市场信心的关键,也有助于缓解收入结构性分化的问题,是在中长期内改善居民收入结构、促进国内大循环的重要基础。此外,扩大消费,要与供给端的高质量发展做到有机结合。基础设施投资进一步补足短板,对于提高供给质量、培育消费场景、缩小城乡区域差距至关重要。
国元证券研究所在接受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采访时也表示,2022年末的经济工作,在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上,将扩大消费放在优先位置,正是将日益增强的人民内在需求,同加快提高供给质量,置于同一框架范畴内。“优先”二字,体现出推动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为广大人民提供切实有效的需求支撑相统一,是“人民至上”的本质体现。
国元证券研究所指出,扩大内需具体表现在多个方面,包括稳就业稳物价,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稳定提升居民消费能力;改善供给质量,为满足人民日益提升的消费需求提质扩容;激发社会投资活力,提升国内市场对于国际资本的吸引能力,促进消费供给双升级;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释放市场内需潜力。
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和房住不炒并重
此次会议内容对地产行业着墨颇多,要求“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并提到“满足行业合理融资需求,推动行业重组并购,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状况,同时要坚决依法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明年房地产行业会出现哪些变化?要化解地产行业风险还要做哪些工作?对此,券商首席也各抒己见。
“当前地产所遇到的困境,是供需两端的连环问题,是在城镇化后期地产行业景气度中枢长期下行的大周期中,嵌套了短期经济冲击和表外融资监管带来的下滑小周期。拆解连环问题,需要从供给、需求两端同时发力。”高瑞东向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表示。
他还谈到,从会议内容来看,政策层“保优质主体”的思路不变。在需求端,会议强调,要“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尤其将“住房改善”纳入到稳定和扩大消费的首选中。考虑到当前地产销售端数据并未企稳,在“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这一定调下,需求端政策空间也进一步打开,各地继续因城施策,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
申万宏源策略组程 翔、傅静涛、王胜认为,房地产部分要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和房住不炒并重。本次强调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满足行业合理融资需求,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状况。同时此处明确:“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集中统一领导,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坚决遏制增量,化解存量。”
产业政策要发展和安全并举
产业政策方面,会议提出要做到发展和安全并举。优化产业政策实施方式,狠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着力补强产业链薄弱环节,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过程中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高瑞东认为,“发展与安全并举”这一主基调,是我国在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时的必然选择。新一轮全球产业浪潮已至,全球产业链本土化加快,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等多重不确定性依然存在。在统筹发展与安全的道路上,不仅国内的改革要主动进入深水区,冲破各种利益固化的藩篱,在国际上也会受到部分发达国家的加速围堵。
高瑞东表示,我国要做好两方面工作:
一是做好自己的事情。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战略指引和明确要求下,预计产业和科技政策将进一步扎实落地,传统产业绿色化、智能化深入推进,新兴产业高端化、集群化加速发展。在新型举国体制和“专精特新”企业双轮驱动下,“卡脖子”环节有望被加快突破,产业链供应链进一步稳固,经济发展新动能将不断涌现,与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逐步完善一同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而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绿色低碳、量子计算等,与绿色化、智能化、数字化产业新浪潮息息相关的领域,将成为产业和科技发展的重点方向。
二是,继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吸收借鉴国际成熟市场的发展经验,以制度型开放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促进深层次市场化改革;同时,继续同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机遇,共同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在逆全球化的寒潮中,以和平发展的共识争取更多盟友。
中信证券认为,要做到发展和安全并举,一方面要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提质增效,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高耗能企业绿色化改造、生产性服务业高端化延伸,促进数据、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在传统产业汇聚,实现优势产业的内涵集约发展;另一方面要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信证券预计,未来将通过建设国家级产业基地的方式推动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
会议还提到,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布局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发挥好政府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的组织作用,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对此,中信证券预计,政策将给予企业充分的科研支持,包括专精特新补贴、研发支出加计扣除、政府购买等,并通过产业投资基金及各类政府投资引导基金带动行业发展,实现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